

2025年10月29日下午,我院14名思政课教师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体备课会。集体备课会上,两校的思政课老、中、青教师共聚一堂,以协同创新凝聚育人合力,共同擘画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
会议伊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备课会主持人指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塑造青年学生思想品格、涵养法治素养的精神主阵地。本次备课会围绕现阶段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如何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主线,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旨在打造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饱含情感温度的金课,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

在“教学经验分享”环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多位教师以鲜活案例展现思政课堂的无限可能。有的教师以理想信念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使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落地生根,转化为实际行动与责任担当。有的教师通过新媒体技术、微电影等现代教学手段,突破传统课堂局限,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参与感,让理论之树在数字土壤中绽放新芽。一个个精彩分享赢得阵阵掌声,彰显了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蓬勃生机。

在研讨环节,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夏晋祥院长提出思政课堂面临着“家国情怀之大我与个人之小我”、“教程内容的深刻理性与学生认知的具体感性”、“教师的宏大叙事与学生的微观视角”之间的三大矛盾,强调思政课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实际,并强调新时代思政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共鸣;不是脱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扎根生活的思想对话。宏观叙事给予格局与视野,微观关怀则赋予思政课温度与力量。理性有助于明辨是非,感性则有助于心怀热爱。唯有二者交融,才能让思政课更好地入脑入心。
会议结束之际,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贺定修从备课要从备时代、备内容、备学生、备专业、备方法、备实效六个方面对集体备课提出了要求。校党委书记司琪则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基本精神,强调其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将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围绕“六个要”谈了自身体会,强调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理想信念,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努力成为“政治强、情怀深”的思政课教师。
这场备课会,既是一场教学智慧的盛宴,更是一次初心使命的深度唤醒。我院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备课会为新的起点,将先进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用“接地气”的方式讲好“大道理”。作为东道主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更开放的格局、更创新的姿态,携手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书写德法育人新篇章,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莞职智慧”与“莞职力量”!